于谦的四合院门口挂着块木牌,写着“于谦铺子”,乍一看像个小卖部,其实里面藏着大乾坤。这位德云社的“顶梁柱”,跟郭德纲搭档二十多年,把相声从低谷带到火爆,日子却过得低调又讲究。他的生活,像是老北京胡同里的一杯清茶,平淡中透着滋味。
他1969年出生在北京,祖籍陕西蓝田,从小就喜欢文艺,尤其是相声和戏曲。十三岁那年,他考进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,跟着老师苦练基本功,背段子,学得扎实。1985年,他拜了相声名家石富宽为师,师父教他的不只是说学逗唱,还有做人的道理。
学成之后,碰上相声市场不景气,他没闲着,转身去拍戏,演了不少小角色,攒下经验。后来,他又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导演,拓宽了眼界。这些经历让他不只局限于相声舞台,也为日后跟郭德纲的合作打下基础。
2000年,他遇上郭德纲,两人一拍即合,决定一起干点大事。他们创办了德云社,起初观众不多,但凭着默契和坚持,演出慢慢火了。于谦在台上当捧哏,稳稳托住郭德纲的逗哏,台下他不争风头,专心把相声做好。德云社如今成了相声界的招牌,他功不可没。
他的家在北京崔各庄乡,一个600平米的四合院,宽敞却不张扬。院子里铺着老红砖,200多平的空地中间有个池塘,养着锦鲤,游来游去给院子添了生气。门口还摆了个鱼缸,里面两条鱼,一条金龙鱼,一条虎鱼。金龙鱼不贵,2300块左右,养起来省心,于谦说这就是日常小乐趣。
屋里摆满了他的收藏,绿松石、猫眼石、瓷器、茶壶,架子都快放不下。他从年轻时就爱淘这些,逛古玩市场,挑成色的好货,慢慢攒了一屋子宝贝。这些收藏不是为了显摆,而是他真心喜欢,闲下来就摆弄两下,乐在其中。
于谦吃饭也讲究,家里四口人,饭桌上八道菜,家常口味,食材新鲜。他不爱浪费,但追求品质,饭菜得对胃口。家里的马场更是个大手笔,占地60亩,养了十几匹马,还有骆驼、羊、鹦鹉,活脱脱一个小动物园。2015年,他当了马术推广大使,投了几百万建马场,养这些动物花钱不少,但他觉得值,骑马能让他放松。
烟酒是他的老习惯,一天两包中华烟,一斤茅台酒,从不藏着掖着。他说这就是生活的小调剂,抽口烟,喝口酒,日子过得舒坦。虽然年纪大了,头发白了,眼袋深了,背也有点驼,但他心态好,活得自在。56岁的他,照样享受自己的节奏,不被外界打扰。
他跟郭德纲搭档二十多年,关系铁得像兄弟。德云社壮大过程中,遇到过不少风波,比如弟子闹事,他从不掺和,专心做好自己的事。他的儿子于云霆也进了德云社学艺,他放心交给郭德纲带。郭麒麟管他叫“于叔”,一口一个叔,叫得亲热,透着两家人的交情。
于谦的生活方式让人佩服,不是一夜暴富,而是靠多年积累。他不追热点,参加节目也随性,说话直白,像个老北京爷们儿。马场里骑骑马,院子里喂喂鱼,屋里摆弄下收藏,日子过得充实又踏实。他的爱好,像是小时候文艺熏陶的延续,长大后又加了新花样。
说到他的马场,60亩地在北京郊区可不便宜,养马的开销也不小。数据统计,养一匹马一年得花10万到20万,算上骆驼、羊这些动物,每年开支得百万起步。但他不觉得累,反而乐在其中。骑马、喂动物,成了他忙碌之余的放松方式。
收藏石头和古玩也是他的心头好。绿松石、猫眼石这些,市场价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,他挑的都是好货。瓷器、茶壶这些古玩,少说也得几万一件。他逛市场时,眼光毒辣,淘到不少值钱的宝贝。这些收藏不仅是爱好,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。
他的故事,像是老北京四合院里的日常,平淡却有嚼头。于谦用自己的方式,活出了滋味,也让德云社的相声火遍全国。他的生活态度,简单又实在,像是告诉大家:做好自己的事,日子自然有滋味。你觉得他这生活,是不是也挺有意思?
实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